当前所在位置:首页    行业资讯    中国让位!印度手机成美国进口“一哥”

中国让位!印度手机成美国进口“一哥”

  2025-07-31   13  来源:电子工程专辑

2025年第二季度,市场研究机构Canalys的最新数据显示,印度首次超越中国,成为美国市场最大的智能手机出口来源地。这一变化不仅折射出关税不确定性下全球供应链的加速重构。

美国市场格局生变:印度占比44%领跑

2025年第二季度,美国智能手机市场整体出货量达2670万台,同比微增1%。看似平淡的增长背后,是供应链的剧烈洗牌。

数据显示,印度制造的智能手机在美进口占比从2024年第二季度的13%飙升至44%,同比增幅高达240%;而中国的份额则从61%骤降至25%,近乎“腰斩”。越南以30%的占比位居第二,成为仅次于印度的美国智能手机供应来源。

这一变化在厂商表现中得到印证。苹果虽仍是美国市场份额最高的品牌(49%),但iPhone出货量同比下降11%至1330万台,较2025年第一季度25%的增幅明显回落;三星则凭借38%的同比增长,以830万台出货量稳居第二,市场份额提升至31%;摩托罗拉持续扩张,出货320万台,增长2%;谷歌和TCL跻身前五,分别出货80万台(增长13%)和70万台(下降23%)。

“印度首次成为美国市场智能手机的主要制造中心,这是全球供应链应对地缘风险的直接体现。”Canalys首席分析师Sanyam Chaurasia(桑亚姆・乔拉西亚)指出,这一转变并非偶然,而是过去几年产业布局调整的结果。

苹果供应链“中国+1”战略提速

印度的崛起,离不开苹果的强力推动。作为全球市值最高的科技公司,苹果近年来加速实施供应链“中国+1”战略,将印度作为关键的替代生产基地。

2025年以来,苹果已将印度的大部分出口产能用于供应美国市场,甚至开始在印度制造和组装iPhone 16系列的Pro机型。尽管美国市场对Pro机型的大规模供应仍依赖中国成熟的生产基地,但苹果计划未来几年将印度的iPhone产能提升至全球总量的25%,这一目标正在加速落地。

相比之下,三星和摩托罗拉的转型速度则显迟缓。三星虽提高了从印度向美国的供货比例,但其主要制造基地仍在越南;摩托罗拉的核心产能依旧留在中国。Canalys数据显示,这两家企业从印度出口美国的规模,远不及苹果。

“苹果的动作具有风向标意义。”行业观察人士分析,在中美贸易局势不明朗的背景下,苹果的供应链调整既是对潜在关税风险的应对,也是其全球化布局的必然选择。

关税阴影下的提前备货

厂商的供应链调整,与关税风险直接相关。2025年以来,美国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持续发酵,特朗普曾威胁对苹果征收额外关税,并敦促其将生产迁回美国,但专家普遍认为此举不具可行性——仅劳动力成本一项,就可能使iPhone价格上涨20%以上。

尽管苹果的iPhone、Mac等核心产品暂时获得“互惠关税”豁免,但官员多次暗示豁免可能是暂时的。这一背景下,厂商纷纷选择提前备货以对冲风险。

苹果在2025年第一季度末迅速增加库存,并在第二季度努力维持高位;三星则在第二季度加大库存储备,Galaxy A系列机型的提前出货推动其同比增长38%。然而,这种“预防性备货”并未带来市场的实质性增长——美国市场整体仅增长1%,售出货量与实际销量的差距持续扩大。

“需求疲软是核心问题。”Canalys高级分析师Runar Bjorhovde(鲁纳尔・比约霍夫德)解释,即便智能手机最终免于关税,其他品类商品的关税成本仍可能挤压消费者预算,导致下半年智能手机需求保持温和态势。

中小厂商生存承压

供应链转移和关税风险,对中小厂商的冲击尤为明显。数据显示,美国智能手机市场90%以上的份额由苹果、三星、摩托罗拉三大厂商占据,留给其他品牌的空间极为有限。

2025年第二季度,HMD宣布缩减美国业务,成为中小厂商撤离的典型案例。目前,一加和Nothing等品牌正尝试避开运营商渠道,聚焦官方网站、百思买、沃尔玛、亚马逊等平台,但规模依然有限,其发展高度依赖其他地区的市场表现。

“规模是生存的前提。”比约霍夫德指出,美国市场对本地运营的新要求、不明朗的关税政策以及疲软的需求,共同推高了中小厂商的运营成本。降低市场准入的巨额投资、为建设自有实体店提供激励措施,或许能为市场注入新活力,但短期内难以改变集中度高的现状。

印度制造业的崛起并非毫无阻碍,比如印度和越南的制造业良率(制造效率指标)仍低于中国,工人经验不足和物流延误常导致质量问题等。印度制造业虽在规模上快速扩张,但在精细化管理、供应链配套等方面,与中国仍有差距。

不过,印度政府对制造业的支持态度明确。印度商务和工业部长多次表示,对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充满期待,希望通过政策红利进一步吸引全球产业链落地。

供应链重构是长期趋势

从中国占比61%到印度以44%领跑,美国智能手机市场的供应格局在短短一年间发生逆转。这一变化既是关税风险催化的结果,也是全球产业链“去集中化”的缩影。

未来,随着印度制造能力的逐步成熟、厂商供应链多元化战略的深入,全球智能手机产业的地理版图可能持续调整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在地缘政治与市场规律的双重作用下,供应链的重构将是一场长期博弈,而非短期波动。

责编:Amy.wu